城投新闻
Bank financial management没想到买银行理财产品利息没有还要亏本金!”“你买的银行理财产品亏钱了吗?”近期,社交平台上关于此类话题的讨论度颇高。
2022年被看作是资管新规落地元年,也意味着此前银行理财“保本保息”刚性兑付时代的结束。然而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净值化首年便逢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一贯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出现不少跌破净值的情况。在此背景下,注意到投资者抱怨声不断,购买热情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开始“坐不住”,不仅公开致信安抚,还出现大手笔回购自家产品的现象。
银行希望通过自购重拾投资者信心可以理解,但也要明白“买者自负”和“破刚兑”的观念,其践行者不仅包括投资者,亦涵盖银行理财子公司本身。在呼吁投资者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投资观念的同时,也要求理财子公司自身要有底气去坚定贯彻落实。否则一旦市场出现正常波动,金融机构便大手笔进行自购,何时才能让投资者真正明白“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那么,资管新规的真正落地也就无从谈起。
实际上,偏爱银行理财的投资者,大多属于风险等级敏感的人群。在这群享受到“保本保息”时代红利的客群看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就基本等同于买到稳健和放心。
然而,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剔除近6月无净值的产品后,银行理财子公司共发行27324只理财产品,其中破净理财产品数量为1372只,约占全部发行产品的5.02%。面对市场波动,银行理财子公司相继发布公开信安抚投资者,甚至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真金白银豪掷上亿元进行自购。
随着净值化转型不断推进,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稳健不再单纯意味着保本保息的无风险理财,而是相对稳健,短期可能出现波动但长期持有则可以获得相对稳健收益的理财。
作为投资者,也要理性看待投资这项技术活,“闭着眼”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需要清楚认识到,尽管当前市场出现波动,但银行理财产品相较于其他投资种类仍属稳健,且破净理财产品规模占比较小。眼下出现的净值亏损并不意味着最终实际的亏损。
在今后购买产品时,投资者要充分考虑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毕竟风险才是资本市场的底色。只有坚持资产配置和长期持有才能抵御风险,获得稳健收益。
与此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应加快修炼“内功”。银行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仍占绝对主力。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8130万个,同比增长95.31%。其中,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高达99.23%。在市场波动时选择自购,虽然在提振市场信心上有一定作用,但整体而言效果仍有限。只有真正做好客户服务、做好投资者教育,才能真正获得投资者的信赖和认可,而这也是贯彻落实“破刚兑”理念的基石。
同时,提升投研能力,设计出满足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求的产品。过去银行理财产品单一投资组合已很难抵御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只有密切跟踪市场,不断优化资产配方案,平衡多策略资产持仓,坚持长线投资,才能让客户明白“时间最终会站在你这边”。
此外,信息披露也是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的关键一环。作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应该及时、充分、准确地进行产品相关信息披露,特别是投资标的风险变化等。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让投资者充分、全面了解产品,而这也是“买者自负”的前提。
只有在投资者、银行理财子公司各方共同的努力下,才能真正助推银行理财市场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稳步前行。
评论专区
Comment area推荐产品
product新闻资讯
informationSecurities industry
Trust financing
Bank financial management
友情链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