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新闻
Bank financial management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9月23日表示,当前正处于经济恢复紧要关口,经济运行面临一些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我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持续恢复发展的良好态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没有改变。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运行稳健,风险抵御能力显著增强,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风险完全可控。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金融业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银行业总资产、国家外汇储备位居全球首位,股票总市值、债券总余额、保险市场规模均居全球第二位。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五年来,在国务院金融委的靠前指挥下,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要求,会同地方党委政府和中央各部门,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经过艰苦努力,重点领域风险由快速发散转为明显收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地方债务扩张,债务压力与日增加,根据wind查询数据,目前市场上3069家投融资平台公司,尚存有18914只存量城投债,总存量是13.85万亿。
庞大的城投债余额,都是近十年快速堆起来的。2013年,国内城投债余额为2.1万亿,到2022年6月,已经增加至13.85万亿。这其中有将近6万亿,都是疫情这两年新增加的。
据统计,2021年我国各级政府总负债53.74万亿元,其中,中央23.27万亿元,地方30.47万亿。但当年年底,我国各地投融资平台的有息债务余额已经高达56万亿左右,比政府债务还高4.2%,规模可以说是非常庞大了。
关键是,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债务还在迅速扩张之中。据推算,截止2022年6月底,各地投融资平台总负债已经超过了65万亿元,比去年底增加了16%左右。
一是金融杠杆率明显下降。金融资产盲目扩张、脱实向虚得到有效遏制。2017年以来,银行业总资产年均增速8.2%,不及2009年至2016年资产年均增速的一半。同期,银行贷款、社融存量年均增速分别在12%以上和14%以上。金融体系内部空转的资产占比大幅度下降。
二是银行业不良资产认定和处置大步推进。2017年至2022年7月末,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3.5万亿元,超过之前12年处置额总和。这为应对受疫情影响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弹,赢得了先机主动和政策空间。
三是影子银行风险持续收敛。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高风险的类信贷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9万亿元,蕴含巨大隐患的保本理财退出市场,同业理财较峰值压降99%,同业投资和非标融资大幅减少。国际金融界评价中国成功避免了一场金融危机。
四是金融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严厉惩治。依法处置安邦集团等严重违法违规企业,完成接管包商银行和“明天系”6家保险信托机构。非法集资案件数量、涉案金额、涉案人数连续3年下降。2017年以来,监管部门累计处罚银行保险机构1.87万家次,罚没合计140.37亿元,超过之前十几年行政处罚总和。
五是外部风险冲击应对未雨绸缪。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抵制住过度刺激的诱惑,不搞“大水漫灌”,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国内金融市场保持平稳运行,金融体系展现较强韧性。今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2.5%,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保持了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六是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管理长效机制。合理满足房地产市场融资需求,稳妥处置恒大等部分头部房企风险。
七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得到稳妥处置。增量风险已基本控制,存量风险化解正有序推进。
八是部分大中型企业债务风险平稳化解。渤海钢铁、海航集团、东北特钢、北大方正等一批债务金额巨大、涉及面广的大型企业债务风险事件得到平稳处置。截至今年8月末,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落地金额约2万亿元。
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正在迅速扩大
今年以来地产、土地价格双双回落,导致各地城投债纷纷违约。截止2021年,全国城投债非标违约发生了54起,为五年来最高。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城投债务违约大潮也许正在来的路上。
2018-2021年,全国城投债非标违约年合计数量分别为9、26、22和19个,2022年1-8月已经发生了22个。从披露时间来看,每年三、四季度披露违约数量相对较多。而8月份才是进入下半年的第二个月。
2021年的城投债非标违约的规模和数量,分省市看,贵州、云南、河南所涉披露违约数量分别为52个、10个、3个,披露的违约金额分别为16.25亿元、9.93亿元、10亿元。分行政级别来看,主要集中在地市级,披露违约规模合计23.53亿元,披露违约数量44个。
但今年的城投债违约潮已经波及省城一级。此前,市场传闻兰州城投到期日未及时将兑付资金划转清算所。由于城投债违约潮正在扩大化,那些投资了很多城投债的债券私募机构,目前大都制定了减仓计划或已经减仓。
城投债之外,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银行借款履约情况,表外融资的本息兑付情况,无法取得准确的信息,难以估量。
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本是政府隐形债务,该如何化解?
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违约扩大化,原因在于:
一是地方财政吃紧,当地政府乃至上级政府难以提供有力支持救助。2022年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043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8%。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997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5%。政府收不抵支,没有余钱来为投融资平台债务解困。
二是融资渠道受阻。地方投融资平台过度依赖再融资滚续,一旦主要融资渠道受挫,极易引发违约。特别是土地价格下滑,抵押物缩水,一些地方城投债违约,导致市场信任度降低,这两个因素又反过来加剧了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能力。
三是非标产品管理人内部问题,非标产品管理人自身难保,城投非标逾期时无法代为偿付。今年整个宏观经济环境不太好,大家都比较紧张。
四是过度举债且融资成本高企。因为之前地方投融资平台和出借方都比较乐观地判断房产与地产的溢价能力,当形势转变时,才意识到资产的价格不可能只涨不跌,导致投融资平台自身偿债能力不足,债务压力越来越大。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增长也从原来的中高速轨道变入中低速轨道,债务逻辑也因此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以前那种依靠地产、房产溢价来偿还债务的逻辑已经穷途末路,但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投融资平台更是不具备盈利金恩,加上目前的存量还本付息压力很大,发行增量债券、增加新贷款又受规范管理约束。
这样的结果不仅影响了有些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还会进一步牵连了专项债券作用的正常发挥。导致中央要求适度超前基建投资,地方政府却已有心无力。
显而易见,靠一味卖地——刺激房产——增加收入——扩大投资的外延式经济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目前的中国经济。要解决此窘境,必须彻底改变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
纵观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曾经走过短暂一段靠政府投资刺激经济发展的路子,但都很快发现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弊端,并很快改为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内需消费来发展经济的新模式。2020年,我们的消费率仅54%左右,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80%左右,甚至比南美、非洲、印度之类的国家还要低20个百分点以上。由此可见,提高劳动者所得在GDP中的比重,抓内需,促消费,才是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关键。
评论专区
Comment area推荐产品
product新闻资讯
informationSecurities industry
Trust financing
Bank financial management
友情链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