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百度搜索:向钱看188官网!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网站 | 网站首页 |
微信平台
|

24小时咨询热线:400-0870-989

先避雷 后投资百度搜索:向钱看188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视频中心

信托风险

Trust financing
刚刚,财政部释放5大信号
发布时间:2023-04-20     发布人:向钱看188      浏览次数:594

1. 财政部将指导各地将政府债务管理纳入预算一体化管理范围

通过全国各级财政近四年的不懈努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成效。2023年1月,财政部设立全国财政运行监测中心,积极探索利用一体化系统汇聚的全国财政大数据,动态反映和监测全国财政运行情况。 下一步,财政部将指导各地进一步将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绩效管理纳入一体化范围。

2. 专项债严禁“以拨代支”、“一拨了之”

将专项债券收支全面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范围,严禁“以拨代支”、“一拨了之”等行为,防止资金挪用。开展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压实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管理责任。常态化组织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开展专项债券使用管理情况核查。 

3. 将债务限额及时下达各地

财政部正在持续强化专项债券管理,指导地方用好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发挥专项债券稳定经济大盘的积极作用。将债务限额及时下达各地,并督促地方做好2023年新增债券发行使用工作,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4. 二季度财政收入增幅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下半年将回落

从收入后期走势看,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将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基本支撑,财政收入有望继续回稳向上。二季度,因去年同期留抵退税集中退付、基数偏低,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将保持较高水平。下半年,随着去年同期留抵退税产生的低基数因素逐步消退,财政收入增幅会相应回落。

5. 房地产相关税收仍处于逐步恢复

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落地实施,房地产市场正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仍处于逐步恢复中。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增长2.1%;耕地占用税下降5.5%;土地增值税下降18.7%;房产税增长23.1%,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18.6%,这两个税种增幅较高主要是部分地区收入错期入库。


来源:财政部

2023年4月18日,财政部召开2023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白宗青: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财政部2023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薛虓乾先生、预算司副司长李大伟先生、税政司副司长魏岩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2023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并回答提问。 

首先,请薛虓乾先生介绍2023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41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603亿元,同比下降4.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34738亿元,同比增长5%。全国税收收入51707亿元,同比下降1.4%;非税收入10634亿元,同比增长10.9%。 

  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21577亿元,同比增长12.2%。 

  2.国内消费税4645亿元,同比下降22.2%。 

  3.企业所得税11668亿元,同比增长9.3%。 

  4.个人所得税4440亿元,同比下降4.4%。 

  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4579亿元,同比下降14.4%。关税620亿元,同比下降19.9%。 

  6.出口退税5531亿元,同比增长11.3%。 

  7.城市维护建设税1493亿元,同比下降6.3%。 

  8.车辆购置税633亿元,同比下降23.3%。 

  9.印花税1060亿元,同比下降32.5%。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504亿元,同比下降52.8%。 

  10.资源税905亿元,同比下降12.3%。 

  11.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1614亿元,同比增长2.1%;土地增值税1801亿元,同比下降18.7%;房产税869亿元,同比增长23.1%;耕地占用税411亿元,同比下降5.5%;城镇土地使用税551亿元,同比增长18.6%。 

  12.环境保护税53亿元,同比下降8.5%。 

  13.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其他各项税收收入合计320亿元,同比增长4.4%。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915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7240亿元,同比增长6.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675亿元,同比增长6.9%。 

  主要支出科目情况如下: 

  1.教育支出10178亿元,同比增长4.1%。 

  2.科学技术支出2021亿元,同比增长9.4%。 

  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777亿元,同比下降2.7%。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256亿元,同比增长9.6%。 

  5.卫生健康支出6420亿元,同比增长12.2%。 

  6.节能环保支出1263亿元,同比下降2.4%。 

  7.城乡社区支出5006亿元,同比增长1.8%。 

  8.农林水支出4571亿元,同比增长10.9%。 

  9.交通运输支出3247亿元,同比下降0.4%。 

  10.债务付息支出2309亿元,同比增长15.9%。 

  二、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一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825亿元,同比下降21.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6.1%;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9920亿元,同比下降23.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728亿元,同比下降27%。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一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1066亿元,同比下降15%。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250亿元,同比下降1.4%;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816亿元,同比下降15.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12800亿元,同比下降17.1%。 

  白宗青:感谢薛虓乾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 


人民网记者:请介绍一季度财政收支呈现的特点。财政收入向好恢复的态势能否在二季度得到延续? 

薛虓乾: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5%,累计增幅比1-2月提高1.7个百分点,实现由负转正。影响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长的特殊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部分2021年末收入在去年初入库,抬高基数,拉低今年收入增幅。二是去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在今年入库和部分税收错期入库,拉高今年收入增幅。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影响后,一季度收入增长3%,1、2、3月份全国收入分别增长1%、4%、6%,财政收入呈回稳向上态势。 

从税收收入看,一季度,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4%,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增长2%。其中,国内增值税增长12.2%,主要受去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于今年入库等因素带动。国内消费税下降22.2%,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下降14.4%,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影响。企业所得税增长9.3%,主要是部分税收错期入库。个人所得税下降4.4%,主要是限售股转让等财产转让所得下降较多。出口退税增长11.3%,有力支持外贸出口平稳发展。

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落地实施,房地产市场正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仍处于逐步恢复中。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增长2.1%;耕地占用税下降5.5%;土地增值税下降18.7%;房产税增长23.1%,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18.6%,这两个税种增幅较高主要是部分地区收入错期入库。 

从非税收入看,一季度,全国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0.9%,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带动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32.4%,拉高了非税收入增幅。全国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下降13.8%,罚没收入下降10.8%。 

从地方收入看,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各地收入增幅呈普遍回升态势。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收入增幅分别为4.3%、5.8%、5.3%、9%,累计增幅分别比1-2月回升2.9个、2.8个、2.9个、6.1个百分点。 

从收入后期走势看,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将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基本支撑,财政收入有望继续回稳向上。二季度,因去年同期留抵退税集中退付、基数偏低,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将保持较高水平。下半年,随着去年同期留抵退税产生的低基数因素逐步消退,财政收入增幅会相应回落。 

财政支出方面,各级财政部门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投入。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6.8%,基本民生、乡村振兴、区域重大战略、教育、科技攻关等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强度。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6%,教育支出增长4.1%,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2.2%,农林水支出增长10.9%,科学技术支出增长9.4%,住房保障支出增长9%。 

中国证券报记者:高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经济企稳回升,复苏动能正在增强。请问下阶段财政政策将从哪些方面着力,巩固经济回升势头? 

预算司副司长李大伟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中央财政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要求,保持较高的支出强度,持续提升财政政策效能,有力推动了经济回稳向好。当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正在采取相关措施,推动巩固经济回升势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及时做好预算批复下达工作。截至目前,中央部门预算已全部批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正按规定抓紧下达,确保符合下达条件的资金“应下尽下”,为地方分配使用资金留出更宽裕时间。督促地方和部门抓紧将预算细化下达到下级财政或有关单位,确保资金早使用、早落地、早见效,尽早发挥财政政策效能。 

二是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指导地方加强专项债券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提高项目储备质量,加快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强化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适当提高资金使用集中度,优先支持成熟度高的项目和在建项目,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专项债券扩大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 

三是完善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落细已经明确延续和优化实施的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扎扎实实把该减的税费减到位,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等的支持,增强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证券时报记者:能否介绍一下当前专项债发行使用情况?接下来,财政部将如何支持地方政府用好用足专项债限额? 

李大伟:2023年1-3月,各地在提前下达的新增债务限额内,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13228亿元,主要支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以及保障性安居住房等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财政部正在持续强化专项债券管理,指导地方用好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发挥专项债券稳定经济大盘的积极作用: 

一是将债务限额及时下达各地,并督促地方做好2023年新增债券发行使用工作,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二是指导地方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提高项目储备质量。加强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严禁将专项债券用于各类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三是将专项债券收支全面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范围,严禁“以拨代支”、“一拨了之”等行为,防止资金挪用。开展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压实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管理责任。常态化组织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开展专项债券使用管理情况核查。 

央视新闻记者:能否介绍一下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在支持地方做好基层“三保”上取得了哪些进展?接下来还将如何施策? 

李大伟:支持基层财政平稳运行既是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政府履职和各项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中央财政高度重视基层财政运行,不断推动财力下沉,督促地方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基层“三保”保障,促进地方财政平稳运行。 

一是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2023年安排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100625亿元,增长3.6%,剔除一次性安排的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专项转移支付后增长7.9%。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10.3%、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增长8.7%,为落实好基层“三保”提供财力支撑。 

二是压实地方主体责任。按照“县级为主、市级帮扶、省级兜底、中央激励”原则,落实分级负责制度。指导地方严格“三保”支出预算编制、执行、库款保障各环节管理,压实省市预算审核、执行监测、监管帮扶责任,加大考核和追责问责力度,切实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三是强化地方财政运行监测。完善“三保”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规范,逐步实现“三保”支出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执行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和动态监测。发挥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属地监管优势,动态跟踪研判县区财政运行情况,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促进基层财政运行平稳。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对困难地区和基层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地方财政运行的监测,推动建立县级财力保障长效机制,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 

央视财经记者:今年以来,财政部公布了一批税费优惠政策,请问出台这些政策的主要考虑是什么?下阶段还会有哪些举措? 

魏岩:今年以来,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推动完善税费优惠政策。1月份,按照国务院有关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完善了3项涉及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延续了2项涉及资本市场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3月份,按照国务院第2次常务会议的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延续和优化调整了2022年底和2023年3、4月份到期的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预计全年可为经营主体减轻负担约1.2万亿元。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支持小微企业纾困发展。优化完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政策,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保持相关优惠政策的协调衔接,同时,对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降至1%。对月销售额10万元及以下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分别实施5%、10%增值税加计抵减。以上各项政策,与现行其他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政策形成合力,有效疏解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 

二是更好支持科技创新。将符合条件行业企业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一方面,使其他符合条件的行业企业,与制造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保持一致,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有利于持续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另一方面,政策不设置实施期限,有利于稳定经营主体预期,提振企业创新发展的信心。 

三是支持保就业、保民生和防风险。延续实施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支持稳就业;延续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优惠政策,减轻用人单位负担;延续实施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降低物流成本,支持物流业健康发展;延续实施煤炭进口零关税政策,支持国内煤炭安全稳定供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延续实施沪深港通和基金互认、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政策,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发展。 

上述延续和优化实施的税费优惠政策,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兼顾、注重实效,保持了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了政策精准性和针对性,既对助企纾困、稳定宏观经济有一定支持力度,又考虑了财政可持续,并与财税体制改革相衔接。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将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助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下一步,我们将实施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扎扎实实把该减的税费减到位,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经营主体。同时,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要求,综合考虑经济结构调整和助企纾困的需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增强政策精准性,重点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研究强化政策供给,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财经报记者:我们注意到财政部积极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请详细介绍有关情况。下一步还有何具体考虑? 

薛虓乾: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是财政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关于建立健全现代预算制度要求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支撑手段。《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对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2019年6月以来,财政部坚持系统观念,谋定而后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工作全面协调、统筹推进。 

一是坚持全局性谋划,“规范”和“标准”先行。财政部在总结历次预算改革经验基础上,严格依据《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按照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求,首次制定发布全国统一、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的《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和系统技术标准,实现全国预算管理“书同文、车同轨”。 

二是坚持整体性推进,“先地方、后中央”统筹有序实施。财政部组织地方分两批,以省级财政为主体,对标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建设“省级大集中”的一体化系统,实现本地区省、市、县所有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联网在线办理预算管理业务。财政部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原则,鼓励地方跟从使用其他省份率先建成的一体化系统,中央一体化系统建设也比照地方跟从模式,引入较为成熟的地方一体化系统适配改造,有效缩短建设周期,大幅节约建设资金。 

三是坚持“全国一盘棋”,推动中央和地方财政信息贯通。财政部按日动态汇聚各地一体化系统产生的财政数据,全面动态反映各级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同时逐步实现对各级财政运行的穿透式监测监督,督促地方全面规范预算管理,为人民交一本明白账。 

通过全国各级财政近四年的不懈努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成效。2021年5月,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上线运行;截至2022年底,已经覆盖3700多个财政部门和60多万家预算单位。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于2021年开始试点,2022年在2万多家中央预算单位全面推广实施。2023年1月,财政部设立全国财政运行监测中心,积极探索利用一体化系统汇聚的全国财政大数据,动态反映和监测全国财政运行情况。 

下一步,财政部将指导各地进一步将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绩效管理纳入一体化范围,全面开展财政运行监测预警,加强财会监督,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和预算透明度,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充分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保障。 

白宗青: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评论专区

Comment area
我也说一句

推荐产品

product

新闻资讯

information
定融 城投债违约

Securities industry

欢迎投稿!信托违约,定融暴雷,均可!
向钱看188已开通投资人维权平台,信托、定融违约的投资人,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提真实投资者的违约信息。投稿要求:需要提供真实的投资信息添加下方二维码,备注项目名称,好友通过后,简单描述违约项目,包括:项目名称:XX项目 (全称)期限::12/24期限(已经违约多久)收益:到期后,利息是否继续支付融资人:融资方名称及合同内容担保人(如有):担保人名字及担保函件项目合同:项目合同及投资人签字页面打款凭条
2023-05-10
投资别上当,2025投资转型,放弃城投,选择新未来
城投暴雷已成事实,维权难,追款慢还拿城投当个宝信托100万6%收益,一年6万,违约了100万回不来你要人家利息,人家想要的是你的本金山东,爆了贵州,爆了西安,爆了河南,爆了。。。。。。。下一个是哪里……2025年转型做私募这支私募基金,2022年11月24日成立,截止2024年12月13日,累计净值:1.29682024年1月1日截至2024年12月16日,1.1117,2024年收益11.17%
2024-12-26
新疆金典财富兑付,本次发放14%,首次清退24%
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屯垦区人民法院对外发布了关于“金典财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刑事退赔案款发放公告。具体如下:本院刑事审判庭移送执行的马琳(金典财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责令退赔执行一案已执行到位部分案款,为维护集资参与人合法权益,现对涉案案款进行第二批集中发放,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公告如下:一、发放对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屯垦区人民法院(2020)兵1001刑初6号刑事判决书附表列明的集资参与人。
2024-12-26
庆阳城建定融产品延期一年多,既不还本,也不付息
近日,有投资人反映其购买的定融产品已经延期一年多了,借款人既不还本,也不付息,一副完全“躺平”的状态,投资人多次联系当地领导,一直都在说研究解决,就再也没有下文,甚至投资人申请强制执行,当地法院也表示无能为力。根据投资人提供的资料,借款人是庆阳城乡建设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是庆阳市国资委,庆阳泰和城投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提供5亿应收账款质押担保、提供8.35亿土地抵押担保,不过这一切都然并卵,
2024-12-25
最良心P2P:本息兑付已2年,仍在返息!
12月20日,深圳P2P平台“随手记”对外发布《关于平台完成第五十五期兑付的公告》。早在2022年12月,“随手记”的出借人就已经本息全回,当时公告称,出借人可选择按3年期银行利率2.65%,一次性结清本息,退出债权债务关系。但是,对于不愿意选择银行利息的出借人,平台仍然支付利息。在本息可以全回之后的2年,“随手记”仍然兑付了15次利息,至今已经是第五十五次兑付。公开信息显示,随手集团旗下拥有随手
2024-12-25
海银财富在暴雷前后疯狂私兑!
近日,据知情人士透露海银财富助理副总裁刘秀琴名下2300多万的理财,在今年上半年私兑2000万,还余300多万,经侦系统里有人查过,情况属实!海银财富疯狂私兑此前就被媒体爆出,宁波三名官员王某某、赵某某、张某在海银财富公司购买了3.558亿元理财产品。理财师是海银上海长宁分公司的叶某村。去年12月14日海银爆雷后,12月28日海银就与这三名官员签订了和解协议,未配资、也未缴纳定金取得杭州西湖国贸中
2024-12-20
查看更多 +
信托风险

Trust financing

向钱看188 网站介绍
向钱看188网站成立于2021年5月 专注信托,定融,城投债,产品分享及分析 目前大量定融,房地产信托暴雷,城投信托暴雷,投资人投诉无门,无法合理维权 网站致力于维护投资人利益,帮助投资做更好的选择,网站不收取投资人的任何费用 网站已建立相关的投资群,如有需要可扫描二维码获取 网站宗旨是:先避雷、再投资,安全第一 您想找到本网站时可百度:
2023-07-24
风雨兼程又一年 2024十大关键词定格中国信托业
2024年将逝。举目回顾,信托业的业务分类改革仍一往直前。这是艰难的一年,也是孕育希望的一年。在旧年新岁交替之际,作为行业记录者,证券时报记者谨以十大关键词定格中国信托业的2024年,并期待行业砥砺前行,拥抱更美好的未来!2024年,中国信托业未忘初心,风雨兼程,几经磨难也渐迎蜕变——传统业务空间一压再压,挥别原有路径终向果敢;打破刚兑带出血与泪,风控化险要义更领会;服务信托盈利模式虽未成型却已多
2024-12-26
年内银行理财公司已受罚3120万!信托违规经营受罚较多
年末收官,各大资管机构业绩迎来盘点,但在行业稳步发展中,各机构也面临着合规挑战。财联社据企业预警通数据梳理发现,今年以来,除业务相对繁杂的券商资管外,银行理财子和信托公司整体被监管处罚案例相对较多,金额方面,银行理财子处罚金额达3120万元,不少和底层资产管理问题相关。8家银行理财子受监管处罚,合计3120万元据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从今年全年来看,共计8家银行理财子处罚金额达3120万元,其中主要
2024-12-26
喜大普奔!逾期6年,中泰一产品终迎兑付曙光
据投资人提供资料显示,中泰-弘泰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兑付资金已到中泰信托的公司账上。相关材料显示,该信托计划全名“中泰-弘泰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产品受让遵义市汇川区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因代建高新快线和长沙东路道路工程项目形成的对汇川区人民政府应收账款共计人民币 509,662,899.93元的应收账款,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提供担保,产品发行于2016年,总规模:3.5亿元,
2024-12-25
信托行业,落马一览表
近年在反腐高压下,信托业人士落马已不鲜见。已有多位信托业人士被查,涉及的既有高管级,也有业务部门中层。据公开信息,被查的信托人士包括:2017年8月,吉林信托时任党委书记、董事长、白山市委原书记李伟接受审查。2018年12月,吉林信托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福波接受监察调查。2019年6月,北方信托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包立杰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0年1月,中海信托原副总裁魏志刚受贿罪二审刑事裁
2024-12-25
山东信托·城市发展207号西安项目也兑付了!
12月23日,据知情人士称,此前延期的山东信托·城市发展207号产品于当日兑付,利息核算到12月19日。据此前报道,截至2024年11月29日中午12点整,该信托产品的借款人尚未支付以上本金及利息。借款人:西安高新区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担保人:西安高新控股有限公司。延期了20天后,山东信托于12月19日(周五)晚上21:00左右收到了借款人的回款,并于12月23日完成投资人分配。除了山东信托外,
2024-12-24
查看更多 +
城投新闻

Bank financial management

专项债投向或实行负面清单,项目审核自主权拟下放,确保2028年底前隐债清零
12月22日,审计署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本报盘点了报告中涉及的债券要点,其中,关于地方债务管理和专项债使用的问题及整改值得特别关注。当前,地方债务仍存在违规举债不止和新增拖欠账款的问题。专项债项目安排不科学,使得资金闲置,且部分项目未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对此,未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将实行“负面清
2024-12-25
青岛城投集团宣布重大调整:取消监事会,强化审计与风险管理
了解到,近日,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城投集团”)对外发布公告,宣布根据上级相关工作要求,企业将不再设立监事会,并同时免去了现任监事的相关职务。据公告内容,此次调整是依据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深化国有企业监事会改革实施方案》(国资发改办〔2024〕51号),以及山东省国资委和青岛市国资委的具体工作要求而进行的。在此背景下,青岛城投集团决定取消监事会设置,并免除了现任监事唐
2024-12-25
江苏AA+城投惊现15亿元大雷!
最近南京AA+城投公司披露的《关于涉及重大诉讼进展情况的公告》信息引起关注,该城投公司与丰盛系的季昌群被判决偿付本金13.03亿元、罚金2.66亿元,合计15.69亿元,且本判决为终审判决。目前季昌群的丰盛系依然深陷债务泥潭之中,很明显是无力偿还这些债务的,所以最终的偿还责任可能会落到该AA+城投公司。虽然该城投公司在公告中明确不存在债务逾期或者违约记录、不存在主体和债项评级下调的情形、正在积极采
2024-12-24
9省市披露2025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 四川超千亿领跑
202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提请审议授权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议案》,将地方债提前批授权期限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根据新规定,国务院每年第四季度可以确定并提前下达下一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但额度不得超过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以2024年新增专项债券限额3.9万亿元为例,年底可提前下达的部分2025年新增专项债券限额理论上限为2.34万亿元
2024-12-24
化债引发大通胀?还会增加政府债务风险?对普通人没好处?……多位专家深度解析化债政策五大争议
11月12日,河南率先披露将发行318.169亿元再融资专项债,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随后,江苏、湖南、贵州、四川、北京等地纷纷跟进。短短一个月内,今年2万亿元的化债额度已全部披露。一方面,政府的“化债行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另一方面,市场上也流传着关于化债政策的种种传说。化债会引发大通胀?对普通人生活没好处?还会增加政府债务风险?带着这些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深入采访了多位专家
2024-12-20
11月山东城投负面舆情:青岛2条,聊城2条,威海3条,淄博1条,德州1条
经查询公开信息整理,11月份涉及山东地区青岛城投舆情2条,聊城地区城投舆情3条,威海地区城投舆情3条,淄博地区城投舆情1条,德州地区城投舆情1条,共计10条,涉及8个区域。详情如下:01涉及地区:青岛即墨涉及主体:青岛海洋科技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舆情详情:据投资人反馈,其认购的海科发展债权产品于11月2日到期,至今未兑付。另有投资人反馈其在10月23日到期的海科发展债权产品同样逾期至今未兑付。该债
2024-12-20
查看更多 +
中植专栏

中融信托某产品拍卖成功,兑付比例约35%!
近日,中融信托一逾期产品发布临时公告,获得信托贷款的融资主体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后,资产处置有进展,涉及的两块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土地地块在阿里拍卖结束并竞拍成功,拍卖成交价为13.38亿元。中融信托表示将继续跟踪后续的资产分配方案。据了解,拍卖成功后,还要扣除核定工程款有6亿多,剩下约7亿才是中融信托的。该产品全称为“中融-骥业14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中融骥业149号)。募集材料显示,
2024-12-24
中植系到底有多少定融产品?债权人整理出50多个
中植系定融产品到底有多少,不仅外界不知道,就连中植系定融债权人恐怕也不清楚。有人对中植系涉及发行的定融固收类产品进行了整理,收集到了51个定融固收类产品。从下图整理的统计表里可以看出,每个产品名称都有合同、备案机构、差补承诺方、发行人、管理人以及募集账户,可以说,做得非常严密,让人无法相信里面还藏着鲜为人知的东西。不要怀疑中植系定融债权人的智慧,但遗憾的是还是遭遇暴雷了。以中植系定融固收产品康邦胜
2024-12-24
恒天财富深圳负责人被抓,正移送审查起诉!
12月19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发布通报称,犯罪嫌疑人夏祥云、张茜、喻媚媚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案,已于近日由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移送我院审查起诉。据了解,通报称的夏祥云为恒天财富合伙人、广深区域CEO;喻媚媚为恒天财富家族办公室深圳第一事业部负责人。此前也有多地传出中植系四大财富公司区域负责人、骨干业务员被追缴非法所得,追究刑事责任。自2023年11月25日发布通告立案侦查以来,公安部门已
2024-12-23
中植系最新:12月16日天津接待会传来消息
12月16日中植系天津接待会这是今年4月以来,天津经侦与中植投资人举行的第16次见面会,联合接待会一直是中植系投资人比较关注的事件,网友表示对天津的做法比较欢迎也表示感谢天津有关方面做出的努力。前方带回的主要内容:有消息称,“天津接待会说的兑付,是只针对天津中植债权人!”,这个说法小编觉得不太可能,因为这类似于私兑,会侵害其他债权人的权益,再法理上行不通。1、目前还是按照非吸上报,但是最终以法院裁
2024-12-17
中融信托发内部通知,设立降本增效管理小组,刘洋任组长!
近日,中融信托人力资源部内部正式颁布了《关于设立在管项目降本增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为切实维护投资人利益,规范在管项目费用管理,在满足项目持有各类资产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有效推进控制和压降各项成本,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在管项目降本增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由刘洋担任组长,毛发青与刘洪出任副组长。据公开资料,刘洋不仅是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党委副书记,还是公司
2024-12-16
中融信托项目公司陷合并破产风波 信托产品风险防控迫在眉睫
信托计划遭遇合并破产挑战近日,中融信托发布的《中融-融筑126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临时报告》揭示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其投资的石家庄隆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公司)被纳入隆基泰和集团有限公司等172家公司的实质合并重整范围。该信托计划期限2年,资金主要用于向项目公司增资,中融信托实际持有70%股权,其中21%由隆基泰和置业代持。这一突如其来的合并破产申请,无疑给中融信托的投资者们浇了一盆冷水。信托
2024-12-10
查看更多 +
宏观研报

教授观点 | 李稻葵: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6大趋势值得关注
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六大趋势值得关注,包括金融领域的民间资本办银行、百姓出境投资,宅基地流转引发的农民带资进城,户籍改革带来的中小城市良性竞争及房地产价格多级分化,城市管理的市场化与精细化,国有企业向国有基金的转变。如何抓住其中机遇,投资者必须认真研判。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这一改革涉及面之广、决心之大、措施指向性之强,为20多年来少见。如今,在全国范围之内,已经出现新一轮以启动
2024-07-25
细分五大项:地产、汽车、场景消费、必选消费、日常消费,看经济趋势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4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168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4.7%,较一季度同比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单纯看各种介绍,一切都是向好的关键词!略微委婉一些1、工业增加值增速走低但超预期,上游表现相对更好。2、狭义基建投资增速走低,后续有望温和回升。3、房地产投资增速企稳,持续性有待观察。
2024-07-19
未违约房企债务压力如何?政策全面放松,地产债怎么看?
受房地产利好政策的影响,近期房企债券收益率均呈现出明显下行态势,尤其是万科和金地。地产政策落地,后续地产债怎么看?天风固收报告指出,地产政策力度虽然较大,但进一步向地产企业基本面传导可能还需要相当时间。预计在国家一系列地产政策支持下,国有房企的债券安全性相对有保障,尤其是股东背景比较强的国有房企。对于民营房企,可能仍需等待基本面进一步企稳的信号。未违约房企债务压力如何?天风固收以市场关注度较高的2
2024-05-21
资产与负债的收益矛盾,理财如何破局?
012024年以来理财规模大增,短端发力明显(一)今年以来理财存续规模回升超万亿理财规模重破28万亿元,1-2月规模增量创近五年来新高。截止3月1日,银行理财规模由2023年底的26.8万亿元上升至28.1万亿元,在2022年末的赎回负反馈后,首次突破28万亿门槛。从规模变化的角度观察,由于年初理财负债端受到春节因素的扰动较大,我们更倾向于将1-2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前后规模比较,2024年前两个月
2024-03-14
地产债,怎么看?万科整体债务压力如何?如何看待当前尚未违约的房企?
近期,万科债券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引发市场关注。万科债务情况如何?如何看待行业政策?对于尚未违约,担忧债券存续的房企,又该如何看待?1. 万科债务压力如何?根据2023年中报数据,万科有息负债规模3213.58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457亿元,占比14.2%;应付债券规模762.2亿元,占比23.7%。考虑到债券兑付刚性更强,我们进一步聚焦于其债券。万科2024年将到期的公开市场债券规模达3
2024-03-13
两会看点:如何看待货币政策最新定调?
2024年3月5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明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1. 关于货币政策:总量合理充裕,避免资金空转(1)政策基调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符合预期。《政府工作报告》上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保持一致,同时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要
2024-03-08
查看更多 +
热点资讯
1
2
3
4
5
6
7
8
9
10
财经导读
热点视频

我要评论

comment
北京
理财师
在线
预约
官方微信 产品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