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融 城投债违约
Securities industry2020年8月,中国政府为遏制房地产市场风险,遏制房地产泡沫过快增长和房地产过度投资行为,保护经济稳定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其中一条政策被市场解读为“三条红线”:1、剔除预收款项后资产负债率不得超过70%;2、净负债率不超过100%;3、现金短债比大于1。除了“三条红线”政策之外,我国有关部门还出台了针对银行严控房地产贷款、提高个人购房贷款成本、一系列的户籍限购政策等方式遏制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但是市场普遍认为“三条红线”就是压垮房地产这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什么要放倒房地产这只骆驼?
1、首先是我国人口增长出现了拐点,新增人口基本降至低位,对于房地产
的长期稳定的利好数据消失。
2、房地产及上下游的数据在经济数据中占比过大,影响我们的经济换挡的既定方针,这种一家独大的方式也为未来经济改革埋下了隐患。
3、居民因为房地产投资而产生的债务杠杆过大,直接影响其它消费行为的增长。
骆驼躺下时前后是否预警?
前
1、房地产企业因为融资环境受限开始使用一些“无照”方式搞自融,开始出现是以“员工福利”内部集资形式出现,初步走向社会化;
2、信托融资受监管政策制约,开始出现大批量的“明股实债”、“纯股权”的信托产品,主要是为了规避监管和债务续接;
3、银行开始大量代销房地产信托,主要是为银行不良房地产贷款出表;
4、信托公司财富中心和银行私人银行过于集中在房地产业务上,而且是逆风而行;
5、行业头部企业恒大地产公开“求救信”。
后
1、2021年设立房地产白名单宣告救市开始,以央企国企为首的房企开始下场救市,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提供资金,央企国企按照项目进行并购。当事允许“承债式”收购;
2、2022年“金融16条”出台,房地产信托和房地产开发贷款允许延期并且不调表;
3、“保交楼”资金允许“后进先出”,前序债权责无旁贷;
4、“金融16条”延期执行至2024年12月31日。
如今的政信和当初的房地产作比较,属于政信的“三条红线”是什么呢?一是3899名单内的平台主体不允许融资或担保,那么现在的政信融资和担保的主体是比3899名单内的主体强还是弱呢?二、收紧政信产品销售窗口,很多信托公司直销减员,三方禁止合作,推销的人少了流动性就少了,资金的缺口就大了(“中植系”的庞氏套路就是招最多的人、募最多的钱、续自己的债,政信也是如此,只不过合法不合法罢了,政信比“中植系”距离印钞机更近一点罢了。)三、以前地方依托“土地财政”习惯而大手大脚,现在让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不太适应,乃至心生抵触,不如借债度日等政策转向。四、政令不通,中央的政策固然高大上(JDK),但是地方现在白衬衣不想干、不会干是常态。
参考房地产躺下前看如今政信像不像?
1、地方通过交易所发行定融产品的自融行为已经出现几年了;
2、“基建类”、“永续类”产品交易结构类似房地产当初“明股实债”;
3、经济发达地区的“深入化债”和“对中央的依赖”也是空前的;
4、一些市区县的债务情况比当初的那些房地产可高的不是一星半点;
5、一些GWY个人举债式发工资和偿还债务类似“员工福利”
评论专区
Comment area推荐产品
product新闻资讯
informationSecurities industry
Trust financing
Bank financial management
友情链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