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雷披露
Private Offering Fund距离2023年行情结束不到20个交易日,公募基金年度收官之战正酣。与上半年A股ETF占领基金净值涨幅榜的光景不同,部分QDII基金在下半年表现突出,跻身排行榜前列。
其中,作为投向全球市场的主动管理型QDII产品,由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李耀柱管理的广发全球精选以年内59.38%的业绩领跑(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截至12月1日)。展望未来,李耀柱是如何看待明年的市场,将重点关注哪些方向?
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方向
从后视镜的角度来看,前瞻布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板块,是广发全球精选年内业绩亮眼的直接原因。根据基金定期报告,广发全球精选在科技赛道的布局始于2021年。
2021年下半年,广发全球精选在前十重仓股中增加了对英伟达、腾讯控股等科技股的配置,在信息技术行业的仓位环比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李耀柱在2021年四季报中提到,组合增加了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全球晶圆代工等领域的配置比例。
对人工智能和科技方面的深入研究,是李耀柱对广发全球精选表现较优的归因。“公司投研团队长期致力于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希望从中找出真正受益的上市公司,能沿着产业发展趋势获取更多超额收益的优秀公司。”无论是2021年着手布局,还是去年四季报提到“世界正处于AI时代的起点”,均表达了他对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趋势的态度。
“今年有较好表现,主要是在人工智能方面做了前瞻布局。” 李耀柱介绍,从基金定期报告可以看到,组合布局了较多AI产业链相关的大型科技公司,背后的核心逻辑是看好这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下,全球人均生产力的大幅提升。
事实上,当2021年元宇宙概念席卷之际,李耀柱就已看到了人工智能领域带来的“点点星火”,并选择入场。
“2022年底开始爆发的ChatGPT,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反映。虽然2021年没有出现ChatGPT,但业界已经有Transformer人工智能模型的理论支持,谷歌在2017年提出的注意力机制是奠定这轮大模型产品的重要理论基础,而这一轮ChatGPT的发展基础,正是建立在这些人工智能理论发展和工程优化之上。”李耀柱进一步介绍,作为人工智能的实现模式之一,ChatGPT本质上是利用大算力和大量的互联网数据,通过加入注意力机制的人工智能模型迭代出来的自然语言交互的人机互动产品。
“ChatGPT能大幅提升人类了解已有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实际上得益于人工智能数学理论和工程学的能力发展。”李耀柱介绍,近十年,他持续跟踪全球科技产业趋势的演变,从移动互联网到能源结构转型,科技的发展本质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物理理论层面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正好是信息技术下个阶段科技领域的重要突破。正因为如此,他选择了在这一方向持续深耕。
不过,他也坦言,此前并未精准预料到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领域应用会在2022年出现,但从人工智能产业趋势这个角度,ChatGPT这种类型的“高度智能化”产品终究会出现,所以他选择了这一赛道进行长期研究。
以全球化视野深耕科技赛道
李耀柱对科技领域的研究可以追溯至研究员任职期间。李耀柱是理学及金融复合背景出身,这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更为看重技术的本质。2010年至今,他在广发从事交易、国际研究、国际投资的工作,在公司平台的支持下,较早从事港股与美股市场研究,重点覆盖及投资互联网科技类上市公司。
李耀柱认为,全球化投资需要对技术本质的理解,需要较强的同理心,需要深入理解不同的市场背景与组织能力下公司的演化,总结与思考长期驱动因素,以更长期的维度看待产业趋势和可能的终局。
以互联网为例,他会从用户增长、用户时长、商业模式、进化能力等多个维度去评估企业未来的成长性;在定价方面,他强调不能停留在当前的静态估值,眼光要放到未来,给企业的成长空间多一点想象力,要给足够的耐心让互联网公司成长。
在过去7年的组合管理实践中,李耀柱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投资框架和投资方法论,并不断进化。他将自己的投资风格定位为价值成长,即在持续增长的行业中寻找盈利能力较强、盈利质量比较高的公司进行长期投资。
在挑选标的时,李耀柱会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一方面,以全球视野进行产业比较和产业趋势的挖掘,从而寻找中长期的优质标的;另一方面,着重评估企业的进化能力,重点关注不同生意的本质、企业经营环境以及人才管理。综合评估公司的估值、长期增长率、企业的ROE等,找出那些具有良好盈利能力的优秀公司,通过企业的成长获取超额收益。
重点关注人工智能领域
随着科技股整体年内表现亮眼,科技股是否面临估值风险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对此,李耀柱认为,去年,科技股经历了估值的大幅收缩,今年前11个月,科技板块有较好的表现,但板块的整体估值只是回升到历史均值水平。
“全球优秀科技公司的ROE在过去十年稳步提升,如果ROE是25%,市场预期的合理估值水平是25倍,如果ROE是10%,大概可以给10倍估值。”他偏好于通过ROE来判断估值是否合理,目前部分科技股已接近ROE赋予的估值预期。
他提到,未来期待人工智能应用端的业绩兑现。“今年人工智能板块比较重要的业绩驱动来自于算力端,从算力布局到应用落地需要半年左右,因此,相关的应用有望在2024年推出。2024年更值得关注的是AI对于软件公司收入的拉动,目前预估这方面的收入增长还是不错的,结合这个增长预期,目前的估值是在历史均值左右的水平。”
广发全球精选2023年三季报显示,李耀柱在组合中增持了涉及人工智能的软件应用公司,同时减持了部分硬件公司,例如半导体设备公司、芯片公司。
“我们关注AI的软件应用包括图片处理工具性软件、跟商业运营相关的SaaS公司,后者还包括客户服务SaaS公司、中后台运营的SaaS公司。”他分析,这类软件通过运用AI可以大幅提升客户的相应的运作或工作效率,本质是软件对人工的替代,由于软件的费用相比于人工成本相差几十倍乃至上百倍,这也意味着,未来软件提价的空间可能比较大。
这也是李耀柱重点关注SaaS软件类公司的因素。“客户通过使用软件可以提升效率,因此客户愿意付费,效率的提升越高,付费的比例越大。”
其次是算力板块。“整体来看,明年芯片的供给仍较紧缺,但比今年的情况要好。同时,我们预计明年有更高端的算力产品推出,未来定制芯片可能也是个比较重要的趋势,各大云计算厂商可能都会投入资源去开发自己的芯片,这会让算力的供需情况得到比较明显的改善。”他说。
此外,他还认为,云计算平台型公司,也会受益于AI技术的提升,但板块的整体弹性或不如前述的AI软件应用、算力板块。而在AI时代下,市场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需求和要求也将相应提升,相关板块值得关注;同时,AIGC时代下,区块链技术应用也将发挥重要作用,相应板块或将在明后年迎来较大机会。
保持风格稳定很重要
QDII基金年内整体表现不乏亮点,投资者对全球化配置的关注度随之提升。但面对各家基金公司的轮番上新,普通投资者如何挑选合适的QDII产品进行投资?
李耀柱认为,投资者要对产品的投资策略及持仓方向具有一定的认知。“不能不研究就去买产品,因为最难的不是上涨的时候,而是下跌时该如何面对和决策,因此在挑选产品环节,就要选择有信心中长期持有的基金。所以,在基金选择上要认真研究产品投资策略、投资市场、行业和重仓个股。”
作为基金组合的管理人,他希望提升投资组合的胜率。“现阶段,产品的配置偏重科技领域,而科技股的特征是股价波动较大。组合前十大重仓的配置会尽量保持相对稳定,这样,投资人可以根据历史持仓来做自己的资产配置。”李耀柱进一步介绍,从概率学的角度,假设基金经理做择时的胜率是x,投资者做择时的胜率是y,如果基金经理频繁地做大仓位的择时,投资者也一样,最后投资者投资产品的综合胜率是x*y,因为x和y都是小于1的数字,x*y是小于x或者y的。所以,他希望尽量少做择时,也是为了提升投资者的投资胜率。
“我在保持风格相对稳定、持仓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持有人可以根据我稳定的风格和稳定的持仓,对市场做出判断。”李耀柱表示,组合的持仓配置并非一成不变,如果遇到科技板块回调,也会通过阶段性配置防御型板块来控制回撤。不过,他也提醒,由于基金合同的仓位限制,基金经理可以自主调整的权益仓位空间相对有限。
向钱看188有相关群聊,信托、城投债券、定融违约相关,感兴趣的朋友,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备注关键词,通过后邀您进群!【定融违约群】 ............【信托维权群】【城投债交流群】
评论专区
Comment area推荐产品
product新闻资讯
informationSecurities industry
Trust financing
Bank financial management
友情链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