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内债券市场表现突出,甚至走出一段“债牛”行情。走入2024年,规模突破155万亿元的债券市场将如何演绎?
业内人士称,今年资金面整体或难以偏紧,利率中枢预计全年下行;低收益格局延续下,建议关注短久期高票息策略及信用挖掘方向,关注城投债和二永债(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配置机会。
资金面整体或难以偏紧
回望2023年,国内货币政策总体保持宽松,货币市场利率波幅扩大,利率中枢先抑后扬。国内债券市场一度走出“小牛市”。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展望2024年,资金面和流动性或难以偏紧。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202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根据内外部形势、流动性情况变化等相机抉择,充分运用各类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工具灵活调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整体上而言,货币政策有望维持适度宽松,降准降息仍有一定空间,但将更加注重盘活存量和效率提升。
华安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颜子琦也认为,近期央行会议定调“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狭义流动性进一步收紧的概率偏小;今年仍将面临经济增长动能偏弱叠加内需不足、外需不振的背景,货币政策难以变紧,资金利率中枢或下移;央行明确稳汇率基调,汇率大幅波动贬值概率不高。
“资金面将呈现阶段性波动的特征。”某市场人士则对记者说,随着2024年宽货币政策持续发力,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不过在政府债发行、信贷投放以及金融监管等因素的扰动下,资金面会阶段性波动。
前述人士还称,在“防空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考量下,资金面或阶段性出现均衡偏紧情况,整体上将难以再现2023年资金面整体宽松水平。
关注两类债券配置机会
资金面整体难以偏紧背景下,利率中枢有望全年下行,多位业内人士称,2024年高票息“资产荒”现象将延续,关注城投债和二永债的配置机会。
南银理财市场研究部研究员孙涛认为,2024年债券市场投资可以关注两类机会:其一,在政策的推动下,预计城投债的总规模趋于收缩,且城投债类风险整体可控,重点考虑区域、期限和收益的性价比问题;其二,关注银行二级资本债的机会,预计2024年银行二级资本债的信用将出现分化,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及头部城商行的二级资本债具备性价比,尤其是在资金偏紧、债市调整时候,可以逢高(收益率)参与。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在品种选择上,在债市走强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的放大器属性凸显;城投债利差继续压缩,1年期和3年期下行幅度大于5年期,短久期下沉策略依然是城投债的主攻方向。随着中央“一揽子化债方案”持续推进,推动城投债下沉行至低位,叠加央行重启PSL(抵押补充贷款),稳定市场预期,中长期而言利好土地市场修复,对城投债有积极意义。
二永债作为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重要渠道,自2023年11月以来提速发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恒丰银行同月发行大规模资本补充工具。迈入2024年,二永债发行热度续增,截至发稿日,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存续规模为3.64万亿元、商业银行永续债规模为2.36万亿元,分别较2023年同期多增0.45万亿元和0.27万亿元。业内人士认为,二永债将成2024年债券市场收益率来源的主角。
国盛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杨业伟认为,从市场规模来看,当前6万亿元左右规模的“二永债”,已经成为仅次于13万亿元规模城投债的市场;从增量来看,预计2024年“二永债”净融资将显著高于城投。考虑到2024年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融资工具补充需求,以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对资本金补充提出的更高要求,预计“二永债”的供给将大幅上升。
展望未来二永债的配置策略,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孙彬彬认为,短期无需过度担忧信用风险。可参与隐含评级AA/AA-的二永债,更建议参与总资产规模3000亿元以上、区域经济强、股东支持力度强的银行,只是目前如果不足够下沉,票息不算高。2024年二永债大概率仍将是市场博弈的重点品种,也大概率还有博取超额收益的机会,建议关注AAA-/AA+长久期二永债投资机会。
民生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则表示,部分品种当前交易热度偏低,资金面进一步缓和之下或可作重点参与股份行发行的一年期以下二级资本债;城农商行方面,当前二永债交易热度总体回落,保持一定久期,关注资金面好转之下带来的机会,当前短久期品种交易热度处于低位,或可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