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风险
Trust financing2023年注定是信托行业发展历程中最具变革之年。
在行业面临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业务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挑战之际,“信托业务三分类”及系列配套文件正式出炉,为整个信托行业的转型明确了方向。
在监管指导及各方努力下,年内多家高风险信托机构风险化解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行业发展日益稳健。
01
信托资产规模止跌企稳,连续5个季度同比正增长
今年以来,信托资产规模延续2022年以来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截至2023年2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1.69万亿元,较3月末增加4699亿元,环比增幅为2.21%,较上年同期增加5769亿元,同比增幅为2.73%。
受监管环境的影响,信托资产同比增速从2018年9月开始转负,并一直延续到2022年3月末,信托资产规模也从2017年12月末的26.25万亿的峰值,下降到2022年3月末的20.16万亿,降幅为23.18%。
不过,自2022年2季度之后,信托资产规模企稳回升,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已连续5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规模变化趋于平稳。
02
信托业务三分类及首份配套指引落地
经过2022年的筹备,《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即“信托业三分类新规”于2023年3月印发,并自6月1日起实施。
与2022年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版最大的调整将资产服务信托业务的位置提前至第一大分类。信托公司应当以信托目的、信托成立方式、信托财产管理内容作为分类维度,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共25个业务品种。
三分类新规落地满一个月后,监管部门向各地银保监部门下发了全称为“关于《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实施后行业集中反映问题的指导口径(一)”。首份指导口经以答疑形式详细解释了《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实施后实操层面合计20个相关问题。
其中,针对资产管理业务,文件首次明确信托公司标品业务可以进行债券正回购以及衍生品业务操作。但也同时提到,信托公司不得以私募投行角色、通过资产管理信托业务形式,开展实质为满足单一融资方特定融资需求而发行信托产品募资的业务。
文件表明,信托公司应当审慎开展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和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资产管理信托原则上应当以组合投资方式分散风险,监管部门将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明确组合投资相关要求。
03
信托公司异地部门展业新规出炉
经过一年沉淀,《关于规范信托公司异地部门有关事项的通知》也在2023年正式发布。最终版本共计八条规定,信托公司在异地部门设置、异地管理总部的开设、监管部门的职责等方面都被予以明确,“清单式”监管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
针对“双总部”问题,监管从金融风险防范角度出发,明确了由属地银保监局开展监管评估,对确有必要保留的,指导信托公司主动向有关地方党委和政府报告,明确意见后,原则上可保留一个异地管理总部。
同时,《通知》第八条规定,信托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中长期发展规划、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等,原则上可在全国6个城市设置异地部门。同一城市所设异地部门在同一地址集中办公,数量不超过5个。
04
信托评级更新,差异化监管升级
11月1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下称:《办法》)。
《办法》全面调整评级框架和要素设置。将评级框架优化为公司治理、资本要求、风险管理、行为管理和业务转型五个模块,各模块分别赋予权重20%、20%、20%、30%和10%,并设定对评级调升和调降的若干调整因素。
根据《办法》,评级结果分6个级别,级别越高表明机构风险越大,越需要监管关注。业内认为,信托公司实行差异化监管,监管评级的结果不仅反映出信托公司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还将直接影响信托公司的业务范围、展业地的限制及缴纳机构监管费和业务监管费等。
此外,《办法》以信托业务规模、信托投资者情况及同业负债余额等指标作为评估要素,赋予不同权重,筛选出系统性影响较高的信托公司。
05
11家信托公司获批增资,总增资近200亿元
经历了2018年到2020年阶段行业的大规模增资后,今年信托业增资已有趋缓,且增资主体多以中小信托公司为主。
截至目前,2023年获批增资的信托公司有11家,分别为:云南信托(10亿元)、建元信托(43.75亿元)、陕国投信托(11.5亿元)、粤财信托(24亿元)、吉林信托(15.53亿元)、华宸信托(7421万元)、西部信托(20亿元)、长安信托(19.94亿元)、中原信托(6.81亿元)、北方信托(10.01亿元)、西藏信托(21亿元),总增资约183.28亿元。
从增资形式看,陕国投信托、建元信托和中原信托均为“定增”方式,云南信托、粤财信托和西部信托均是以未分配利润转增形式进行的增资,长安信托、华宸信托、吉林信托、西藏信托则成功引入了新的国资股东。
06
高风险信托机构 风险化解新进展
2月,华融信托股权重组工作圆满完成。新股东信保基金与原股东中国华融(现名:中信金融资产)在京完成交接工作。信保基金持有华融信托76.790%,为后者第一大股东,中国华融则正式退出华融信托股东之列。
5月,新华信托正式公告破产,而其我国自2001年《信托法》颁布以来首家破产的信托公司,业内持牌信托机构也将随之缩减至67家。
同月,安信信托启动自然人打折兑付工作,多位签署受益权转让的自然人投资者表示已收到第一笔转让款。此后于11月,“ST建元”正式摘帽,变更为“建元信托”。
四川信托方面,公司7月发布的工作进展情况通报称,公司风险处置工作取得关键进展。相关中介机构已完成专项尽调和评估,更新盘实了资产底数。风险处置方案已形成并按程序报送。下一步,监管工作组将进一步支持具有实力的国有企业依法参与风险处置相关工作。
8月,中融信托产品发生大面积逾期兑付,公司9月正式回应称,已与建信信托、中信信托签订《委托管理服务协议》,聘请上述两家公司为中融信托经营管理提供专业服务。委托期限自2023年9月15日至2024年9月14日。
10月2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央行行长潘功胜提到,将加快处置恒大人寿、中融信托等高风险保险信托机构。
07
23家信托公司核心管理人变动
行业转型压力下,“高频”依然是2023年信托公司高层人事调整关键词。
截至发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含原银保监会)共计下发了25份董事长以及总经理(含总裁,下同)任命文书,背后涉及信托公司23家。
2022年全年,涉及获批董事长及总经理变更的信托公司则有20家,2021年同为23家。
单从今年情况看,新获批的董事长12位,总经理13位,其中,昆仑信托、华能贵诚信托同时涉及董事长及总裁变动。
图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界面新闻
08
中小股东转让信托股权难
为加速回归主业,信托公司中小股东仍在等待转让所持有的信托股权。
以西部信托为例,今年以来,包括中铁宝桥集团、西安飞机工业(集团)、陕西飞机工业、中国航发西安航空发动机以及宝鸡石油钢管共计5家持股2%以下的小股东都曾尝试挂牌出售西部信托股权。
西部信托中小股东的窘境在其他几家待价而沽的信托公司股权拍卖上亦有上演。
截至目前,中煤集团所持有的3.3921%中诚信托股权仍在北京产权交易平台挂牌,挂牌低价7.8亿元,但挂牌结束日已从最初的2023年9月12日发生数次延期。
今年4月,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挂牌转让中铁信托0.826%股权;5月,中海石油投资控股还曾挂牌北方信托3.89%股权;9月,青海国投曾挂牌五矿信托9.75%股权。
相比之下,北京信托第三大股东威益投资的转让尚可称之为顺利,接盘方中诚信集团拟1.21亿美元受让威益投资持有的北京信托11.48%股权。但对于该笔交易估值,北方信托持股6.35%的股东域潇稀土(400122.NQ)却认为远低于公司年报审计的公允价值。
向钱看188设有相关群聊,信托、城投债券、定融违约相关,如有兴趣,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备注关键词,通过后邀您进群!
【定融违约群】…………【信托维权群】…………【城投债交流群】
评论专区
Comment area推荐产品
product新闻资讯
informationSecurities industry
Trust financing
Bank financial management
友情链接:
微信公众号